图片:北方台风N.jpg ![]() 显然北方的台风强度都不行,不过还是跟风排一下== 说明: (1)北方在我这里是指33°N以北,所以那些登陆江苏如东、启东的台风们就不算数了。对于北方来说,不一定从海上登陆的台风影响才大,象布拉万、梅花、麦莎、9711、9608、9216、7503、5612、5310这些南方北上、黄海扫过或者朝鲜入境的台风有时候影响更大,无论是风速影响(如布拉万)还是灾害影响(如7503),不过考虑到台风的本色还是只统计海上登陆型(13L附表非海上登陆型)。这样一来,即使是热带风暴以上级别也只有15个、19次了,其中山东12次、辽宁5次、江苏1次、天津1次。 (2)很多因素注定了风速估计比较困难:广东的台风可以参考香港实测,浙江的好台风新世纪的比较多,而山东的好台风年代一般都比较早,苏式风速计非常的不靠谱;北方台风热带性差,风速分布诡异,很难搞清哪些是本色风速;半岛地形陆少海多,强风速很有可能一直被丢在海上;等等。反倒是气压估计比较靠谱:结构松散,强度弱,没有什么大变压,气压计也不会说谎,所以CMA如果把登陆报的气压精确到了个位数,感觉一般是可以采信的。 (3)一百年来北方最强台风可能是3922号台风,青岛录得960.6百帕的海平面气压(一说是本站气压959.9百帕,海平面气压966.6百帕)。 (4)热带性评分,打星号的表示没有云图可看,再分析不靠谱,所以只是看路径、强度变化和降水分布大致估计一下。8-10分为热带气旋,3-7分为有副热带气旋倾向或转化中(半)热带气旋,0-2分为温带气旋。辽宁热带性最好的台风事实上很可能是梅花。 (5)玛米(8509)在登陆山东后2-3小时内进一步加强到30-35m/s。 [金杯于2014-07-29 19:22编辑了帖子]
|
|
|
1楼#
发布于:2013-10-03 18:24
金杯版主的帖子总是那么经典,强烈支持!
![]() ![]() 请问3922这个编号哪里看来的,1939年JTWC还没成立呢 |
|
|
2楼#
发布于:2013-10-03 18:29
|
|
|
3楼#
发布于:2013-10-03 23:46
排第八名的多特...登陸遼寧時風速比登陸山東時更大,氣壓也降低了,那豈不是在渤海增強?!?
|
|
|
4楼#
发布于:2013-10-04 09:04
|
|
|
5楼#
发布于:2013-10-04 09:08
之前排行丢掉了6410海伦这个唯一一手登陆辽宁的遗珠!不过辽宁实测风速实在太不给力,陆地上连持续6级风都极少了,一副TD模样,而长海的9级风出现在早前,似乎登陆前6小时迅速减弱中。
[金杯于2013-10-04 09:10编辑了帖子]
|
|
|
6楼#
发布于:2013-10-05 11:45
那2000年的启德算登陆辽宁吗?
|
|
7楼#
发布于:2013-10-05 12:28
|
|
|
8楼#
发布于:2013-10-05 13:40
哦,原来如此,谢谢
|
|
9楼#
发布于:2013-10-07 17:49
又见杯子大作,果断喜欢
|
|
|
10楼#
发布于:2013-10-18 23:01
格洛丽亚山东乳山968hPa真心亮瞎。北方沿海TY登陆太难了,从这份统计来看,重现期大概在20-40年。
东海黄海交界是个分水岭,过了这个线无论是表层海温还是暖水厚度都直线下跌,达维这样的台风说几十年一遇不为过。 |
|
|
11楼#
发布于:2013-10-18 23:3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12楼#
发布于:2013-10-18 23:49
zhu锛毟衤謇鲅巧蕉樯968hPa真心亮瞎。北方沿海TY登陆太难了,从这份统计来看,重现期大概在20-40年。感觉机构评TY卡形态极严(CMA对撞台减弱的除外),尤其JMA,比如说非有象样的眼墙不可。布拉万去年黄海那么好的实测表现最后连CMA年鉴都把TY取消了,略无语。 当然热带性评分肯定是要扣的。在高纬保持形态比保持强度还要难一个级别。 第一档中: 达维首先胜在形态,然后才是实测,登陆前其实半边也坍塌了,但没坏的半边足以保持风速。 格洛丽亚没有云图,CMA认定的减弱再加强也不知是乱来还是确实如此。即使是转向加重生,单凭这个气压我也觉得热带性未必差,很可能是出海加槽前爆发的姿态。有风毁。 丽塔虽然被吞了半边对流,但一张我没有看到过的登陆前云图被JTWC用德法雏形评T4.5,结构上差不到哪里去,罕见的高速移动则可以支持危险半圆的风速。(其实丽塔的登陆完全是蜻蜓点水,不如干脆绕过山东……) 玛米(Mamie)的云图给我一种弱冷空气激发中尺度的感觉,登陆后甚至进一步有所组织,有风毁,灾害影响极大,风速不可估量。 宝丽(Polly)也看不到云图,但她在机构综合评价中是山东最好的,没有遇到西风槽、对称的降水分布、再次出海后的迅速减弱都给我们某种热带性的提示。 除达维肯定是TY外,另外四个也有相当程度的达到TY的可能性。 [金杯于2013-10-20 15:05编辑了帖子]
|
|
|
13楼#
发布于:2013-10-20 15:32
补个表……关于非海上登陆型,欢迎补充
图片:ADDI.jpg ![]() (5310号妮娜的“渤海风暴潮灾”个人认为是风暴移出后冷空气南下影响所致,其作用比9216宝丽更为间接,故未标明,但辽河大洪水确为其所致) 顺路提一下,日本海西北岸最强台风可能是5623号艾玛(Emma),热带性不明,各机构定为965百帕左右登陆或擦过 “滨海边疆区”。 [金杯于2013-10-21 20:54编辑了帖子]
|
|
|
14楼#
发布于:2013-10-26 12:08
我觉得长江口以北都要算才对
|
|
|
15楼#
发布于:2013-10-26 13:41
顶杯子大作,另外辽宁的“30.8”暴雨据说也是受到了减弱的热带气旋的影响再加上某些凑巧的因素造成的
|
|
|
16楼#
发布于:2014-07-25 23:34
本榜是否更新仍在研究中。
[金杯于2014-07-26 20:35编辑了帖子]
|
|
|
17楼#
发布于:2014-07-26 06:21
辽宁30.8大暴雨已经有人做过分析,就是北上台风的急流轴造成的。
另外,1939年苏北特大风暴潮(史载遇难者1.3万人)应该就是那个传说中的3922引起的 |
|
18楼#
发布于:2014-07-29 18:29
经研究决定认定麦德姆,同时调整对芸妮的认定~
|
|
|
19楼#
发布于:2016-07-14 10:25
|
|
|
20楼#
发布于:2016-07-14 10:3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39_Pacific_typhoon_season
我查了一下维基,发现3922只是一个菲东TD,会不会是楼主记错了?个人认为是3909. |
|
|
21楼#
发布于:2016-07-14 10:57
|
|
|
22楼#
发布于:2016-07-14 11:38
|
|
|
23楼#
发布于:2016-08-03 18:42
1210达维没有重创江苏,却重创了山海关,导致东北与关内的铁路中断
|
|
24楼#
发布于:2016-08-07 15:43
我在这里稍微提一下1956年9月初的台风Emma,虽然它没有登陆我国,不过它作为史上唯一一个登陆俄国的台风还是比较值得一说的。
1.从当年9月2日的天气图中可以看出,Emma前身很可能是日本以南25N左右的一个冷涡或者东风波,随后往西南侧移动,且在西南行的过程中一路吸收各种水汽扩充自己的体积。(天气图中位于吕宋东北的大型台风是之后登陆台湾的Dinah) 图片:19560902_2.jpg ![]() 2.到9月6日00Z左右,Emma南落基本到头,开始向西北方移动,此时的Emma已经吸收了大量的水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台风,(Emma的环流在当年应该仅次于5612Wanda)这个时候的Dinah已经从华东北上转化成了温带气旋,位于东北东部地区,而Emma也在9月7日晚些时候达成巅峰930hpa。 图片:19560906_2.jpg ![]() 3.到了9月8日,处于近巅峰的Emma不再西北行,受到西风槽的影响开始加速向东北移动,趋向对马海峡一带。 图片:19560908_2.jpg ![]() 4.到9月10日00Z,Emma已经经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南侧,此时的强度仍然有950hpa左右,比较罕见,在对马海峡-日本海南侧能达到这种强度的除了Emma可能仅有1987年的Dinah,(Dinah在对马海峡仍然有清晰风眼,JMA定945hpa)但此时Emma受到西风带的拉扯,已经出现了明显斜压性质。 图片:19560910_2.jpg ![]() 5.9月10日12Z可见此时Emma已经擦过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强度在960-965hpa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天气图上此时Emma中心附近并没有画出冷锋,因此其性质值得探讨。 图片:19560910_3.jpg ![]() [beta于2016-08-07 15:51编辑了帖子]
|
|
|
25楼#
发布于:2016-08-07 15:46
图片:GMS387083018.jpg ![]() 另外,贴一张1987年Dinah在对马海峡的云图。中心附近的风眼清晰可见 |
|
26楼#
发布于:2016-09-25 11:15
4906是到黄海里突然复活 要不然等不到登陆山东就挂了
|
|
|
27楼#
发布于:2017-02-07 18:50
个人自制3922路径图
图片:3922 track.JPG ![]() ps原来的路径图日期标注不对所以去掉了,因为是基于天气图制作的所以可能不甚准确。 另外看了一下数字台风的3922天气图,3922于8月20日在季风槽中生成,21日在JMA天气图中被标为台风,随后逐步加强并扩大环流,巅峰在24日到26日,天气图上看具有相当强度及巨大环流 图片:19390826_2.jpg ![]() 之后转向北上又转向西并掠过冲绳,环流缩小,但仍然具有一定强度并维持较好热带性(天气图无锋面及斜压性质),随后近距离掠过上海并于8月31日登陆山东,第二天在黄河口停滞,9月2日出海并在渤海消散。 图片:19390831_2.jpg ![]() 另外1939年苏北风暴潮是在七月十五(29日)左右发生的,而3922也是30日掠过上海及苏北。 [nwsnorman于2017-02-08 15:46编辑了帖子]
|
|
|
28楼#
发布于:2017-02-08 10:28
nwsnorman锛毟鋈俗灾3922路径图其实1939年的BEST TRACK在 http://atms.unca.edu/ibtracs/ibtracs_current/browse-ibtracs/browseIbtracs.php?name=browse-year-basin 这个网址就能查到,但只有路径数据,可惜没有风力气压数据啊 ![]() ![]() 图片:v03r09.1939232N11149.png ![]() “本县于八月三十日午后四时起天际乌云四合,狂风怒吼,骤雨压境。黄昏以后风催雨势,雨挟风威,震天动地,彻夜不休。四野禾稼摧折横斜,淹没泥沼,农村住房原是茅屋居多,经此巨风骤雨之掀扬冲刷,大半倾毁,大木多拔城倾塌,数处电灯电话杆线全部摧坏,加以河水涨溢漂没荡析,情形奇惨。异灾奇变百年罕闻。”这段文字是即墨县知事张子安呈文描述,记录了台风经过前后的过程。通过其描述,可见台风威力之大。 据气象记载,此次台风最大风力12级,最大风速每秒40.3米,连续降雨63个小时,最大降雨量93.2毫米,适值农历八月大潮,在天文潮和台风增水相叠加影响下,水位约6米。看来青岛的风暴潮也很严重 |
|
|
29楼#
发布于:2017-10-22 01:58
nwsnorman锛毟鋈俗灾3922路径图http://www.ixueshu.com/document/770696d5529b0da8318947a18e7f9386.html 1939年台风在连云港的最高潮位可能达到了平均海平面以上4.3米左右。江苏其他地方未知,受灾最严重好像是在阜宁射阳响水那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