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降雪特点简析(快餐文,以后有时间再往长了写)
欢迎先看姊妹篇“北京皮鸭雪特点简析” http://bbs.typhoon.gov.cn/read.php?tid=70938&fid=12 一、北京强降雪概述 1955年以来,北京出现区县级站点积雪深度≥15cm(或6小时纯雪量≥10mm过程)约20次,即平均3年一次强降雪,最大过程降雪深度市区为34cm,平原为38cm,郊区为48cm,乡镇局部达80cm;最大冬季总降雪深度市区约77cm,平原约84cm,郊区约90cm。现将这些过程粗略列举如下(日期为雪深出现日,降水量为过程最大2日降水,一般在24小时之内完成,一次过程仅列举部分站点) 1959年2月25日,西郊24cm(31.1mm)等 1960年1月16日,平谷18cm(11.3mm)等(西郊14cm,7.2mm) 1962年2月10日,通州17cm(19.0mm)(西郊12cm,13.1mm) 1966年2月21日,南郊(大兴)18cm(17.9mm)等 1966年3月6日,朝阳15cm(13.8mm),门头沟19cm(21.3mm)等 1968年12月30日,霞云岭35cm(10.8mm)等 1970年3月8日,西郊15cm(11.4mm),大兴26cm(13.3mm)等 1971年3月2日,南郊15cm(14.9mm),丰台16cm等 1973年1月24日,南郊21cm(20.0mm),朝阳23cm(21.1mm)等 1978年12月19日,海淀18cm(8.1mm)等 1979年2月23日,南郊24cm(21.7mm),海淀22cm(22.5mm),丰台24cm,马道梁27cm等 1998年11月21日,密云15cm(10.0mm)等(南郊9cm,10.0mm) 2003年11月7日,雷暴,南郊17cm(约6.5mm雨+22.9mm雪)等 2007年3月4日,延庆17cm(约17.4mm雨+21.5mm雪) 市区雨雪量相当,积雪4—5cm 2009年11月1日,(海淀约4.0mm雨+16.8mm雪等,积雪约9cm,石景山6.0mm+18.8mm + 6cm,房山15.1mm + 12cm) 2009年11月10日,雷暴,海淀17cm(约1.9mm雨+18.5mm雪),斋堂17cm 2010年1月3日20时,南郊23cm(10.0mm),海淀30cm(12.4mm),石景山34cm(15.8mm),昌平/怀柔38cm(16.5mm/21.9mm)等 2010年3月14日,斋堂约15cm(15.6mm),昌平约15cm(17.8mm)(海淀8cm,12.0mm) 2012年11月4日,雷暴、大风,延庆48cm(约6.0雨+63.2mm雪),佛爷顶41cm ,市区雨雪量相当,积雪一般0—6cm 2013年3月20日,延庆25cm(18.3mm),昌平17cm(约9.0mm雨+11.6mm雪),佛爷顶28cm等(市区北三环目测16cm,海淀约7.0mm雨+7.9mm雪,南郊11cm,约0.3雨+4.9mm雪) 由列表可见,北京强降雪发生频率,在70年代及之前较多,进入新世纪以来也有所增加,均达到约2年1次,而80-90年代则为一个明显低谷。而70年代之前和新世纪的强降雪特点也有所不同,前者降雪时气温一般较低,相态稳定,预报难度也不太大,加之当时城市交通、冬季反季节农业等很不发达,故强降雪一般为喜雪,灾害很轻,以至于长期以来对北京强降雪的研究不多。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强降雪逐渐呈现呈现初冬、末冬多发,降水量大,雨雪相态变化大,短时强度大乃至时有雷暴发生等特点,预报常常对降温幅度、降水强度都有低估,同时这类降雪常造成交通、农业等方面的严重灾害,甚至屡次出现湿雪大量压断树木的情形。故近十年来关于北京强降雪的研究明显增多(引文暂略)。北京多数强降雪过程的影响系统也和皮鸭雪类似,包括东北冷空气回流,河套东移的低压倒槽,高空短波槽等,只是强度更大。不同的是,在初冬、末冬等季节交替时节,冷暖对比强烈,环境水汽容量和水汽输送也远大于隆冬时节,有时单独1-2项系统特别明显时也可能形成降雪乃至强降雪,主要预报难点往往体现在降水形式和中尺度降水中心的出现和落区上,而隆冬时节一般需要各系统配合完美时才形成强降雪,但积雪深度往往并不和降水量服从简单的1:10配比,对这方面的关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下文目录: 二、东路强冷回流背景下北京强降雪的促发因素 1 河套低涡和地面倒槽发展形成地面气旋 (10.1.3等) 2 高空槽接驳南方水汽 (09.11.10等) 3 近地面强冷的直接对撞(渤海水汽充沛背景下)(09.11.1等) 4 高空低涡距离较近时的正涡度输送(13.3.20等) 三、东路强冷回流不典型的情形(03.11.6等) (一般倒槽,倒槽和西南暖湿气流形成切变,南方气旋,冷空气越过山脉提供冷垫等) 四、温带气旋强降雪 1 07.3.4发展中南方气旋外围强雨雪 2 12.11.4成熟北方气旋核心强雨雪 五、初冬、末冬北京降水形式特点和几次冬季降雨天气简述 六、降雪深度的预测——各形势下降雪积雪比特点探寻 (单纯倒槽时各层较暖,积雪效率有限;水汽层面高、回流冷空气较强,850以上多层温度接近-16℃时积雪效率出色) 七、降雪时空气质量特点粗略探讨 八、09-10冬北京多强降雪的原因 九、北京和石家庄、天津的有利降雪形势对比 [金杯于2015-01-27 02:44编辑了帖子]
|
|
|
1楼#
发布于:2015-04-10 11:50
楼主该填坑了
|
|
|
2楼#
发布于:2015-11-29 20:25
这样来说15.11.6和15.11.22都上不了该表咯
![]() |
|
|
3楼#
发布于:2015-11-30 10:32
北京打鸡血能力还是比石家庄差了一些
|
|
|
4楼#
发布于:2016-08-16 11:37
后排赛艇。。。
![]() |
|
|
5楼#
发布于:2016-09-17 21:07
什么麦莎,什么达维,一边玩去吧,我们有温带气旋!
|
|
|
6楼#
发布于:2017-01-08 11:02
2010.1.3确实非常罕见。当时湿层很深厚,各层均接近饱和,可以说整层可降水量已经接近了该温度条件的上限。更重要的是涡前抬升强烈,实际降水达到探空报告可降水量的170-250%。
|
|
|